抗体偶联药物(ADC)作为肿瘤精准治疗的重要突破,通过将靶向抗体与高效细胞毒药物结合,显著提升了抗肿瘤疗效。然而,其复杂结构也带来了独特的不良反应。本文将介绍ADC常见不良反应及控制措施,帮助患者和医护人员更好地管理治疗风险。
常见不良反应及控制措施
血液学毒性
ADC可能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、贫血和血小板减少,严重时可增加感染或出血风险。戈沙妥珠单抗(SG)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高达46%,其中34%为3级以上[1]。预防措施包括:定期监测血常规,必要时使用升白细胞药物,并预防性抗感染[2]。
消化道反应
常见的消化道不良反应包括:恶心、呕吐和腹泻,SG的腹泻发生率可达65%[1]。建议在用药前使用止吐药(如5-HT3拮抗剂),腹泻时及时使用洛哌丁胺,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[2]。
皮肤及眼部毒性
恩诺单抗(EV)的皮肤反应发生率达43.9%,眼部疾病约40%[1]。建议用药前进行皮肤和眼科评估,出现皮疹或干眼症时使用局部类固醇或人工泪液,严重时需暂停治疗[3]。
神经毒性
EV和纬迪西妥单抗(RC48)可能引起周围神经病变(33.8%和14%)[1]。建议早期监测感觉异常,使用B族维生素或普瑞巴林对症治疗,严重时调整剂量[2]。
代谢系统不良反应
常见的代谢系统不良反应包括:血糖升高以及血甘油三酯升高。在治疗期间密切关注可能患有糖尿病或高血糖患者的血糖水平;但血糖升高亦可发生于既往无糖尿病史的患者中,若血糖升高(>13.9mmol/L),应暂停治疗,并警惕出现血糖升高引起的酮症酸中毒。血糖降至13.9mmol/L以下,可考虑恢复同一剂量水平的ADC药物治疗并加强血糖监测和降糖治疗[1]。
结 语
ADC的不良反应管理需多学科协作,早期识别和干预是关键。通过科学预防和个体化调整,可最大限度保障治疗安全性和患者生活质量。
参考文献
[1]尿路上皮癌抗体偶联药物临床应用安全共识(第一版)[J].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, 2022,27(8): 628-634.
[2]抗体药物偶联物治疗恶性肿瘤临床应用专家共识(2020版)[J]. 中国医学前言杂志(电子版), 2021,13(1): 1-15.
[3]夏凡,张晶晶,杭永付,等.抗体药物偶联物相关眼毒性的研究进展[J].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,2023,32(9):985-990.
供稿 / 医学部 郝颖
|